2014年4月25日 星期五

《愛回來》:如果愛,真的來過


看電影除了最怕碰到戲院設計不良,以至於視線一直被前面的大頭(最誇張的是帽子)擋住,或是位子與位子間間隔太小,坐你後面那位長腿仁兄或美眉因為腳無法"收納"所以不停地問候你的椅背,其實最困擾我的,是一般進戲院的人大概最不在乎的,規格問題。大概是被數位化"教育"的非常成功的結果,只要電影一開始,呈現的不是媲美藍光的高畫質(有時候那粒子之粗實在會讓你覺得你家第四台爆爛的畫質都好過這個),十之八九,不誇張,明明都還不知道在演什麼,我就會很像不小心坐上附有自動噴射功能的最新型椅子一樣,立馬彈開到十萬八千里遠之外,很可惜的,今天上映的美國獨立製片,《愛回來》(同名,但不是雞排英雄導演葉天倫執導,六月、龍劭華演的三立那台灣好戲系列,日本譯名チョコレートドーナツ),又讓我沒有什麼設防的就被拋出戲院之外,而且畫質不如人意就算了,連比例都左右上下一起切(我不想在銀幕上看到那麼多黑色部分啊... ...),特地找了一下IMDB,Red One攝影機拍攝,畫面比例2.35比1,素材是現在少見的傳統35釐米膠捲,整體下來是很令人放心的規格啊,讓我不禁懷疑起台灣片商是進了什麼膠捲轉HD從外太空來的搞怪素材嗎?

話雖如此,Any Day Now(台灣譯名《愛回來》實在通俗的毫無記憶點)演沒多久我就很像地心引力中的珊卓布拉克一樣,從外太空重新站回地球上了,因為這故事實在是太揪心了,本來以為是什麼一般人跟唐氏症男孩兩男談戀愛所面臨到的衝擊,結果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是有兩男談戀愛沒錯)。我想說的是,故事中有唐氏症男孩這個設定根本就是大犯規啊,特別是這個無法選擇自己命運,好不容易遇到善心人士,終於可以活得比較開心的大男孩,卻因為體制的歧視,終究只能以悲劇收場,一幕大男孩站在兩個爸爸為他精心設計過的房間裡,對比自己親生母親總是開著漫天巨響的音樂,嗑著毒品,旁邊一起嗑藥的野男人還嫌自己礙事,硬是要自己先去家門外避避,那種為他感到的心痛,同時伴隨而來的不捨,以及當中加雜的開心,五味雜陳,這部電影真的光看這幕就很值得了。

但其實《愛回來》(Any Day Now)格局並不僅僅如此,藉著一對同志伴侶想收養一個孩子的過程來控訴制度殺人的力道,在這個抗議聲浪此起彼落的當下,想必會讓人頗感同身受的。當然,對於活在這個年代的某部分人而言,因為早已習慣享受一些"革命先烈"費盡千辛萬苦爭取而來的權益,根本無法設身處地去理解。也有可能你並不認同同志族群,更欠缺同理心,所以總抱持著一副關我屁事的態度,那麼我可以替你下的結論就是,你真是個幸運的人!

最後講講影片起始的部分,本片開始後,最早出現在銀幕上的是個在街上遊蕩的小孩,當時,我們並不知道這代表什麼,當影片慢慢接近尾聲,我們了解到,這是他在這世上最後僅存幾個小時的片段,一如以往,無助,孤獨,寂寞,希望曾經出現,但終究曇花一現,於是,我想到了本周上映另一部新片的某個片段,一個年輕爸爸跟自己的女兒在即將日落之際,天真的嬉鬧著,那個當下,他們活在幸福的光暈中,但他永遠無法預測這是他一生中最後跟自己女兒可以如此愉悅相處的機會,因為幾個小時之後,他即將無辜的被警察射殺至死,附帶一提,這部片叫《奧斯卡的一天》,或許,這體制總是太過龐大,大到就算我們小心翼翼,還是有可能一不小心,就像誤入叢林的小白兔般,下場就是連屍骨都無存,但如果我們還有能力,願意為我們生存的這個環境做些改變,儘管明知結果未必等同於《愛回來》片中小男孩所愛的快樂結局(Happy Ending),但,沒有人願意做些嘗試,那湖畔就更激不起半點漣漪了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