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台灣台灣你我的台灣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台灣台灣你我的台灣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8年9月30日 星期二

從だんだん到方言


阿信,請問芳名,沒看過也沒聽過的人應該不多吧?NHK晨間連續劇?這你就陌生的多了吧。

##CONTINUE##阿信跟請問芳名堪稱是八零跟九零年代NHK晨間連續劇的代表。有沒覺得她們都有點又臭又長?(說錯,是時空背景都有種狀闊的史詩感?)NHK的晨間連續劇,顧名思義,就是在早上播出的,一到六早上的八點十五分,每天短短的十五分鐘,一連演上半年,也因此,跟一般只演一季的偶像劇題材大相逕廷,通常是帶有一點時代變遷的教育意義在裡面,加上NHK強調家庭的特色,因此晨間連續劇的族群鎖定為家庭婦女。因為近年來衛星頻道的普及,晨間連續劇的收視率可用每下愈況來形容。不知稍微對晨間連續劇做個簡介,這樣對接下來要講的東西多少有點幫助沒有?

剛剛提到每半年會換檔一次的晨間連續劇,就在昨天(9/29星期一)剛首播名為だんだん,以雙胞胎為主題,台灣觀眾也可藉由NHK亞洲台同步觀賞的戲劇。前一段還漏掉一個晨間劇極為重要的特點,日本幅員廣大,當然不是只有東京這麼一個大城市,也因此每齣劇都會選定日本的一個鄉鎮作為此劇的舞台,而這次雀屏中選的就是位於日本西半邊,有著重要文化遺產松江城的島根縣。學過日文的人可能會自行對だんだん這個詞語加以解讀,但其實這是出雲地方的方言,意同ありがとう,也就是大家都會的“謝謝“啦。談到方言,就讓我不由自主的想起前幾天跟一位自稱對語言有相當敏感程度的人所說的話。前述,日本地大,當然會有所謂的標準語,但學過日文或甚至是到過除了東京以外日本地區的人就曉得,日本的方言可是多不勝數,方言代表著這個地方獨特的文化,方言跟標準語不同之處有時在於語尾(へん,如あきまへ~ん,書きまへん),但有時候是整句。儘管方言多到你可能不是當地人的話就完全沒辦法理解的狀態(這樣講是有點誇張),但基於這是一個國家內由標準語衍生(或是其實標準語是由各方言歸納統一而來?我沒修過日文的語言學,有說錯的話還歡迎來指教)而成的各種方言,大致上我們會把它都定義為日文。好了,以下就是那天我不是很同意的地方,前述很敏感的這個人,認為台灣的台語跟中國的閩南語基本上是同一種語言。他說,台灣的台語是從中國帶過來的,雖然台語跟閩南語現在有些許的不一樣,它們還是同一種語言。基於他的觀點,我倒很想問問他,那馬來西亞或新加坡所講的台語?(閩南語)跟中國的閩南語也是同一種語言嗎?我想這背後而言對我的意涵是如果兩者是同一個國家,那他們很自然的可以被歸為一體,但不會有人一廂情願會把新加坡跟馬來西亞當作是中國領土的一部份吧?本來要講的晨間劇篇幅都被方言給佔走了,希望這不是種另類的離題。

2008年6月12日 星期四

腸病毒靠祈禱就會控制?!

部會首長失言又一例,衛生署長林芳郁昨天面對記者追問,竟脫口說出,兩週後腸病毒疫情如果沒有趨緩,那只有祈禱了。

家有小朋友的家長,莫不十分擔心這今年為止已帶走五位小朋友生命的腸病毒。因此這問題的嚴重性,可不是單單靠祈禱這個行為就可以解決的。這是個會影響數千個家庭的議題,如同遠航問題,六百多個員工走上街頭,泣訴痛失工作權後政府不聞不問的辛酸,這背後所影響的家庭也有數千個之多。數千個家庭看在政府官員眼中,跟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相比,可能不是一個什麼了不起的數字,但如果不是抱持著任何在小的問題都是己身的問題,那試問,兩岸復談,難道不是再一次的黑箱作業嗎?在沒有人監督之下,我們難道會安心將自己的前途交給一個滿是已有外國居留權的政府?

2008年6月9日 星期一

原來有綠卡等同於有國際觀

以下有關綠卡的解釋出自維基百科全書:

綠卡這個詞起源於美國,因為最早美國的永久居留許可證是一張綠色的卡片,隨著設計的變化已經更新了19個版本,現在它已經是一張白色有黃綠色花紋的塑料卡片,但是綠卡這個名稱一直被保留了下來。其他國家沿用美國的說法,也會將本國的永久居留許可證俗稱為綠卡。

綠卡是一種給外國公民的永久居住許可證。持有綠卡意味著持卡人擁有在簽發國的永久居留權,同時,持有綠卡可以在一定時間內免去入境簽證。

根據美國國籍與移民法,綠卡持有者屬於沒有美國國籍,也不具美國公民身份的外國人。但其在美國境內基本享有和本國國民一樣的待遇,不過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根據美國移民法,永久居民入境美國時,需使用有效的移民簽證與有效的母國護照,否則不得入境。擁有美國綠卡後,只要離開美國不超過一年,綠卡本身可以當作有效的入境移民簽證,不需去美國大使館或領事館另外申請簽證。離開美國超過一年,必須於離境前先申請回美證(reentry permit, I-327),作為入境的有效移民簽證,回美證有效期最多兩年。若是超過一段時間未入境美國的持卡人,在入境時很可能會被判決失去永久居留權,因為移民法要求綠卡持有人離開美國,必須是暫時性的離境。

美國移民法定義「永久居留權」是:「根據移民法所賦予『以移民身份永久居住在美國』的特許,且此身份未曾改變過。」意即:若是綠卡擁有者改變其身份,其永久居民權隨即消滅。因此,永久居民若非在無心之過下,使用了不一致的身份(例如:以非居民身份報稅),其永久居民身份將同時終止。此外,根據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判例:永久居民身份可經由放棄行為(如定居他國)而自動喪失,無須先經過填表或移民法庭的判決。

另以下的這段談話,也是問題多多。

劉兆玄表示,如果這些人才願意進入政府工作,為全民服務,自然必須依照規定放棄了綠卡等永久居留權,而這也是算是一種犧牲,但千萬不要把它渲染成有了綠卡就是不對的,而且還有國家忠誠度的問題。

原來當公務人員為人民服務是一種犧牲啊。那無力對抗物價不斷上漲的小老百姓,沒錢取得美國或加拿大的永久居留權,被譏諷為沒有“國際觀“就算了,當這些有他國永久居留但理當照顧人民的政府官員,有一天跑的比小老百姓更快的時候,也是小老百姓活該倒楣?